一幅幅圖片,讓親情得以彌合
“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,憑什么個個都指望我養老。”
“我不盯著老母親手上的那點錢,你們也別讓我養老。”
……
兔年春節剛過,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日子,但在寶應法院調解室里,四個兒女為了年逾八十老母親的贍養問題爭得面紅耳赤,李老太呆滯地坐在一旁,眼中含淚,不知所措。
自丈夫去世后,李老太一直跟隨長子生活。由于長子難以獨自承擔贍養義務,在村委會的見證下,四個子女均簽訂了贍養協議。然而,協議簽訂后,三子女始終未能按約履行義務,李老太不得已向寶應法院請求幫助。
眼看著幾個子女越吵越激烈,法官劉媛媛提出邀請四個子女及李老太一起參觀設在法院的“荷美家事”文化長廊。長子走在前面,認真觀看墻壁上孝道文化的圖片,最終在《家事三字經》處停下,沉默了許久,回身攙扶起了顫顫巍巍跟在后面的母親。
看到長子的表現,劉媛媛心中有了底。送走母子五人之后,她立即邀請當地村干部一起前往老人家中,了解母子各自的難處并進行勸導。考慮到李老太年事已高,來回奔波不方便,劉媛媛決定在李老太所在的村委會開展巡回審判,最終判決李老太繼續跟隨長子生活,其余子女每月向長子支付贍養金,宣判后當事人均服判息訴,表示會按判決履行贍養義務。審判當天,小小的會議室里擠滿了旁聽的老人。
劉媛媛得知贍養矛盾在農村不是個例,于是根據相關案件的內容,制作了一組圖片,放在村委會法治文化長廊里,并聯合村委會,定期更新長廊里的宣傳內容,在潛移默化中弘揚孝道文化。
半年后,村干部打來電話:“法院幫我們做的案例圖片,形象生動,有震撼力,有警示性,是無聲的老師,對改變村里風氣起了不小的作用,因贍養引發的矛盾變少了!”